close

  用核心價值觀析室內設計十八大後中國發展大勢
  中國社會主義民主科學正在穩步發展和推進,寬鬆的環境和公正的政策正在使中國經濟穩步上升和發展,五位一G2000體的社會主義制度建設正在穩步地創新和完善
  文/胡應南
  十八大以來中國社會搜尋行銷所發生的深刻變化,可以用一句唐詩來概括,“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在今天世界經濟政治發生深刻變化的歷史背景下,全黨和全國人民已經意識到,過去那種粗放型經商務中心濟、資源消耗型經濟、環境污染型經濟、來料加工型經濟、房地產拉動經濟、重覆建設投資型經濟已經不適應時代的發展了。這種意識還需要強化。
  全黨和全國人民一定要清醒地認識到,中國的改革開放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已經進入到科學文明制度的新時代。全黨和全國人民一定要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學習和堅持馬克思主義不動搖,堅持社會主義改革開放不動搖,貫徹落實好十票貼八大思想路線,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實現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的全面發展。
  唐朝魏徵在《諫太宗十思疏》中說:“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源泉;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馬上要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就是“固根本”、“浚源泉”、“積德義”的具有歷史里程碑意義的會議,它會使中國改革開放新時期“五位一體”的制度建設更好、更快、更高。
  政治改革:推進民主科學建設
  黨的十八大提出的戰略任務之一,就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習近平在“8·19”講話中又強調了“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當代的偉大歷史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出現嶄新面貌,正在穩步地向前推進,這集中體現在全黨展開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群眾路線既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之一,也是我們實現兩個百年目標的堅實基礎。從社會主義制度本質的角度上說,這個活動既是人民民主的教育活動,也是人民民主的實踐活動。
  人民民主的本質意義就是“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檢驗我們工作好與不好、對或不對的標準,就是“三個有利於”,就是“人民滿意不滿意、人民答應不答應”。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經濟上取得了輝煌成就。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利益的需求和驅動成為社會各個階層難以迴避的議題。中國的社會結構、社會的思想形態也發生了巨大變化。信仰的喪失,道德的滑坡,思想的霧霾,急需當代中國共產黨人,正本清源,開闢馬克思主義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創新之路。
  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應當成為時代的主旋律。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如果沒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思想支柱,中國共產黨是難以領導中華民族完成兩個百年曆史目標、實現中國現代化宏偉大業的。因為,現實是嚴峻的,在市場經濟的商潮面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依舊存在。
  特別是享樂主義、奢靡之風,伴隨著“香風”和“銅臭”,發展到嚴重的地步,就是腐敗。腐敗的產生,客觀上是制度缺陷的產物;從思想意識形態上講,就是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缺失,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缺失,就是脫離群眾,就是破壞了人民民主。
  十八大以後,中央即部署在全黨開展這項活動,鞏固了黨的實事求是的作風,恢復了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作風,強化了群眾路線的傳統,受到人民群眾的普遍認同和贊譽。
  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只有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擺在首位,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這是中國共產黨立黨的價值宗旨,團結群眾,把人民群眾的智慧、力量充分調動起來,就能形成為實現兩個百年目標、實現“中國夢”而奮鬥的強大動力。
  去掉官僚主義、去掉形式主義,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落實到位,讓人民群眾履行當家作主的權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就會更具有創造人類歷史的動力,中國社會就會不斷向前發展。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題是“三個倡導”。這三個倡導涵蓋了馬克思主義民主科學的思想核心和本質。黨的思想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一個重大歷史意義,就是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民主科學思想,就是推進社會主義民主科學建設。
  我們一定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不動搖,把人民民主落實好,而不是把它寫在紙上,貼在牆上。要讓人民群眾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做到人民群眾的利益不受到侵害,人民群眾的權利得到保障,人民群眾的意志在國家政治經濟生活中得到充分體現。唯如此,人民群眾推動歷史前進的動力就會充分釋放,中國現代化就會具有實現偉大復興的力量。
  經濟發展:寬鬆環境公正政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涵蓋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價值觀,是中國經濟政策公正和經濟環境寬鬆的思想原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制度經濟,同時也是效益經濟。制度需要公正,效益需要寬鬆。
  中國經濟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已經有了歷史性飛躍。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實體,說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大了。但是,要保持中國經濟繼續發展的動力,一定要轉變生產方式。
  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經濟發展,主要是靠勞動密集型產業、出口加工貿易型企業以及房地產業、資源消耗型產業等來拉動的。在改革開放的這個階段,這樣的產業結構是一種歷史發展的必然過程,而且,今天國家的發展壯大,也是依靠這樣的產業結構發展起來的。
  但是,我們要不斷地升級換代,轉變發展方式。未來的十年,中國就處在這樣的歷史轉折點上,轉變發展方式成為中國經濟“背水一戰”的必然選擇。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轉變發展方式,李克強總理甚至講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顯示出中國在轉變發展方式上的堅定決心。而且,我們已經看到,在轉變發展方式上,中國政府已有歷史性的突破。中央政府已經將1500多項行政審批管理權向地方政府逐步下放。具有歷史意義的事件還有上海自貿區的建立。
  好的政府不是指揮企業生產,而是創造寬鬆的經濟環境,制定出公平的政策,提供公共服務平臺和保障,讓各種經濟要素、成分充分自由地發展。
  發展經濟必鬚髮揮中央和地方的積極性,必須惠及群眾。經過財稅制度改革後的國稅和地稅的結構,對於增加國家財富、增強地方財力有著積極意義。假如地方政府不顧國家的利益,國家不顧人民的利益,發展就難以形成合力。國家、地方政府以及個人的利益三者兼顧合一,缺一不可,這是經濟發展長治久安的根本原則。
  現在,“發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的狀況正在改觀,但還必須作更大的努力。讓人民群眾最大程度地享受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我們還必須學會用新的經濟規則來處理國內的經濟發展以及不同階層的利益訴求,處理世界各國相互依賴程度更高、更深背景下的經濟利益的驅動,以及貿易大戰的短兵相接、金融戰爭的瞬息變化等等問題。
  中國經濟的發展不缺乏市場和空間。發展經濟最好的方法就是政策公平。十八大以來,中央在維護公平、公正上所出台的措施,其力度和廣度是從所未見的。
  把中國經濟比作一艘大船的話,經濟的增長點就是大船的發動機。“絲綢之路經濟帶”、中國-東盟經濟發展區以及上海自貿區、長三角經濟區、泛珠江10+1經濟區、西部經濟發展區、東北亞經濟發展區等等,中國經濟的增長點多達幾十個。
  要使發動機發揮出最好的效率,寬鬆的經濟環境、公正的經濟政策,就是中國經濟發動機的動力和潤滑劑。這是中國經濟持續穩步上升和發展的可靠保障。
  制度建設:創新“五位一體”新政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價值觀,要求社會綜合平衡、全面發展,而不能有所偏廢,即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全面推進,缺一不可。
  “五位一體”的制度建設,是十八大賦予中國共產黨新的歷史使命,也是十八大有別於改革開放過去30多年的歷史特征。
  改革開放35年來,中國經濟迅猛發展,但社會其他方面的發展相對薄弱。現在,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100美元,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精神文明的追求逐漸豐富起來。而且,經濟向更高的層次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自主創新型產業、具有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產業,也要求社會協調發展。
  推進“五位一體”的制度建設是文明科學時代的必然要求,是中國改革開放由“摸著石頭過河”的探索時代,向文明科學的制度時代發展轉變的標誌,也是十八大劃時代的意義所在。
  所以說,黨的十八大是一次承前啟後的大會。新一屆黨中央不單是繼承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財富、政治財富,更重要的是發展創新馬克思主義,發展創新中國共產黨的新思想、新文化,完成歷史賦予中國共產黨的新使命。
  這體現在“五位一體”制度建設的歷史使命上,包含兩個百年的歷史與民族的目標,即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中國成立100周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入世界一流的現代化國家行列。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的基本制度是完備的。這就是中國憲法所規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我們要鞏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首先就必須捍衛憲法的尊嚴,堅持依法執政,依法行政。但是,當前依法執政、依法行政中,存在制度不完備、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缺乏完備的監督制度,對有法不依的行為缺乏制約機制等問題。
  中國共產黨要完成兩個百年的目標,首先是要在最近的十年完成第一個歷史目標,關鍵的問題就是在新的歷史時代下,創新與歷史進步相適應的“五位一體”的先進的社會制度。
  改革開放時期,在經濟大發展的同時,出現了腐敗的問題,是一種歷史和自然的現象。吸取過去的教訓,唯一的出路就是習近平同志指出的:“把權力關進籠子。”這個“籠子”就是“五位一體”的先進的社會制度。用制度反腐敗,社會才不會動蕩,腐敗才會被遏制。
  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重拳出擊,既打蒼蠅,又打老虎。清除了一批黨內的腐敗分子。相信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後,中央還會制定出台新的反腐敗措施,加速形成新的反腐敗制度。用文明科學的制度反腐敗是新一屆黨中央的共識,是中國共產黨對歷史經驗總結的結果,是中國制度建設的偉大歷史進步。
  中國已經進入到改革開放新的歷史發展時期。黨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體”的制度建設,是一個站在新起點上的帶有轉折意義的抉擇。中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各項制度變革支撐起經濟發展,漸漸地表現為後勁不足,主要的原因是制度的缺陷性局限了經濟的發展,難以支撐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中國社會的發展已經不允許“五位一體”社會制度的建設再滯後了。
  解決“五位一體”發展的制度問題,關鍵的一條是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並且在新的價值體系的指導下,制定新的制度、新的政策、新的措施。只有制度管理才是最有效的管理,只有制度的力量才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
  推進“五位一體”的制度建設,就證明新的歷史時期的改革開放已經進入到科學文明時代。這個時代的歷史分水嶺是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將加快這個時代的進程。認識到這一點,就不會迷失方向。“五位一體”的制度文明時代的到來,不是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而是歷史的潮流、歷史的必然。□(作者單位:北京大學國家軟實力研究院)
(編輯:SN05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h02ahayv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